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认知方式,对教育理念和实践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需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社会、能与智能技术和谐共存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需进行深层次转型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思想理念指导下,按照既定课程培养目标,以相应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综合。在智能革命加速和复杂国际环境下,教育应突破人才培养现实瓶颈,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社会需求和时代特点紧密对接,以科学规律为指引,以分布式智能为目标,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评价机制为导向,以管理体制为保障,统筹推进各环节转型。
指导思想。客观认识智能时代认知科学规律。人才培养除坚持立德树人主旋律外,需遵循新认知科学规律,借鉴学习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学习者在新社会生活形态中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适应机制。应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内外平衡的认知外包,要求学生具备对外部认知网络的注意、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内部认知网络的激活、校验、理解和深层思考能力;二是技术支持下的具身认知,要设计更多具身参与的活动,要创生具体的情境知识与物化作品,在技术的支持下建构具身性的学习环境并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激活和调动学生的全部身心官能,实现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的学习,使得学生身、智、情全面融合参与;三是素养导向的深度教学,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高认知投入的主体性、体验性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分析、批判性思考等,获得对学习内容的超越性理解。尤其是要打破大学及以上阶段以教授讲课为主的现象,培养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转型。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培养驾驭机器能力和超越机器智慧的高级智能主体,应对技术主导下的主体“失权”、技术依赖下主体“失能” 和技术区隔下主体“失联”等问题。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形成完备的内部认知网络,培养学生完整知识体系和清晰认知结构,实现知识关联;二是教育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意识,鼓励学生以自主发展为导向引领和驱动人机协同活动,明确任务主次、角色分工和责任界限,将自身作为“主心骨”来完成决策、价值判断和意义生成等高阶认知活动,避免丧失主体性并被技术反向规训;三是不可取代的人类核心能力,如创新思维、社会情感能力和对技术的理解应用能力;四是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强调对问题的全盘审视、多维剖析和系统解决,让学生突破单一学科的视角,采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理解问题,整合多个学科的工具方法分析问题,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融合应用并形成整体化创新方案解决问题。
推进课程体系转型。构建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结构、形态、供给和教学范式转型。一是构建“一核多境”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以不变的核心内容和多变的载体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二是关注动态重组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以生活经验和学习者为中心整合课程。三是关注虚实融合的课程形态,借助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学习。四是关注知识创生的教学范式,需要转变工业时代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范式,从信息时代的“知识建构”走向智能时代的“知识创生”,更加关注和强调在已有知识的输入习得、内化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具身参与来获取情境线索,实现对抽象概念的表征与理解,并将情境性的实践知识外化生成新的人工制品,以提升个体的知识格局,扩容人类的知识体系。五是关注丰富多元的课程供给,从学校单一封闭供给向开放多元个性化供给转变。
评价机制改革。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评价的全面性、连续性和动态性。一是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工具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手段,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二是评价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向面向所有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反馈和支持。三是评价内容跳出书本知识范畴,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估,以及对其知识迁移和人机结合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估。四是评价方式从传统的显性化、总结性评价,转变为嵌入式、伴随式、隐形性的评价。五是评价数据将从单一模态的信息向多模态信息转变,通过全面采集学生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体育锻炼和社交互动等活动的数据,并基于多平台、多场景、全过程的学习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六是评价任务场景将从纸笔测试转变为真实化、生活化、趣味化的问题解决场景,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七是评价结果将从滞后反馈转变为即时反馈,从面向个体转变为面向群体,形成以个人、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发展性评价报告。
管理体制改进。构建开放、弹性、适应性治理,摒弃工厂模式弊端,解决人才培养量与质的问题。一是教育治理体制开放化,保证人才培养主体开放,如开放大学为不同年龄和经历的人提供学习机会。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弹性化,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如微专业和微认证发展满足个人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求。三是教育治理体制具有适应性,重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反馈进行战略性变革。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模式需进行深刻转型和创新,以应对挑战。通过构建开放弹性适应性的教育治理体系,培养具备通用能力、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满足智能时代个性、优质、灵活、终身的人才培养需求。
本文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9月刊(总第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