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高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实现历史使命[1]。当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一体两翼”的教育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进行协同创新,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优化,这一体系设计指出了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格局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紧迫任务。高校参与“三融”协同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自身应尽快梳理三职能推动“三融”的学理逻辑,部署行动方略,从而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引导、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难点所在,“三融”的深化需要高校职能的强有力推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明显。人才培养主要依赖教学单职能模式已不能胜任,更支撑不起“三融”的重任。高校应以三职能推进“三融”,以分类培养特色人才为目标,参与高等教育立交桥的构建,推进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回应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大发展也成效斐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到2022的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增加到59.6%,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飞跃。其间,普通本科院校从1145所增加到1238所,在校人数从近1600万增加到2200多万;本科层次职业高校从无到有,目前为32所,在校人数13万;高职(专科)院校从1297所增加到1486所,在校人数从960多万增加到1590万。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还非常薄弱,尚不能满足广大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学是高校基础职能,一所学校的教学文化与风气、教学质量与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决定了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科研职能和教学职能相辅相成,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最好路径;服务社会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高校职能,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我国进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基本职能的现实价值和政治意义。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较好地行使了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类型、层次、规格日益多样化,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专业化、精细化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高校必须树立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发挥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的基础作用,努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高校以三职能推动“三融”,既是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承担党和国家的重托、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要求。
高校三职能推进“三融”的结构方略在于,建构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和强化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能力。
以职普融通为核心,改革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职普融通是新时代高等职业学校改革的核心,也是高校分类发展的深化。普职融通在我国顶层设计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1996年,《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发展路径,并指出职业教育应当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以建立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一系列法律文本和政策文件的颁布,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普职融通的重大意义[2]。
职普融通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高校必须不断更新育人理念,以制度创新引导校内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级各类高校可以集中优势,搭建跨专业、跨学科的育人平台,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育选择。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研究型大学可以成为科技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本科荣誉项目、西安交大的越杰计划等。依托与地方政府和产业的紧密联系,应用型和职业型高校可以成为应用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典型代表如东莞理工学院的杨振宁创新班、青岛农业大学的新农科实验班等。
职普融通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要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壁垒,在不同教育类型之间搭建起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源共享、贯通互认[3]。其次是加快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打破职业教育升学“天花板”,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机会,给一些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开辟特殊的就学渠道[4]。再次是重视建设国家“学分银行”,以推动不同学习成果之间进行互认转换,确保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等效,从关键要素推进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产教融合为重点,探索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机制
产教融合是“三融”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教育部首次明确要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2019年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从而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产教融合的概念经历了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到“国家产教融合”的深化与扩展。这种深化与扩展说明,作为国家理念与国家行动,产教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推动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产教融合是构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高校三职能推进“三融”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未来一个阶段,高校和企业、行业协作,以校企合作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工学结合推动人才协作培养,探索建立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是构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机制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代产业学院是在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背景下,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于一体、技术创新与企业服务相融合、推动学生创业等的新型人才培养机构[5]。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3个省市自治区49所高校的50个产业学院,并于2023年3月发布通知,开始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应主动寻求地方政府支持,主动与地方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对接,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保障现代产业学院人权、事权、财权等改革需要,探索科学高效、保障充分的新型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在现代产业学院中,工学合作是核心运作方式,是高校拓展三大职能、汇聚发展新动能的努力方向。高校要扩展格局,与企业深度合作,面对行业、产业技术重大需求,按照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服务区域产业链的要求,推进专业与区域产业统筹融合发展。首先要引进来,积极推进“引企入教”,通过在主体层面开展合作式教学、在策略层面开展任务式和项目式教法、推动学生到企业实操等教学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其次要走出去,通过校企结合,实现工学合作常态化,院校专任教师、学生到企业定期实践锻炼制度化,推动与企业联合的实训教学服务,促进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总之,应以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推动产教对接,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以科教融汇为方向,提升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能力
科教融汇是“三融”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构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从2012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共同提出“科教融合”教学模式,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科教融汇”方针,科教融汇从一种简单的教学理念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世界科技竞争趋势的判断、对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对特色拔尖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
参与科教融汇建设是高校的应尽职责,也是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机遇。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将我国高等学校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划分为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三种类型,并推动地方开展高等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6]。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高校忽视三职能协同作用的现象。新时代科教融汇战略的提出,为高校科学定位提供了更明确的要求和更清晰的指导原则。各类高校,尤其是近年来正在努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的大量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应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链与专业群升级改造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解决实践导师不足、专业设置过窄过散、专业之间支撑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错配等问题,通过特色建设迅速提高办学实力和学校知名度,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是高校职能活动的中心,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时代特征,高校参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核心即在于此。在特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类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关键都在于创造性地发挥基本职能,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新理念,建立有利于特色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其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构建更适宜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了回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应构建特色拔尖创新型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不仅依托研究型高校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以及基础学科领军人才,还要依托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高校培养实践应用型顶尖人才、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第二,设计更畅通的人才培养路径。纵向上,要推进不同学段的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建立英才儿童的早期发现、培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拔尖人才选拔制度;横向上,要增强不同类型高校的沟通协作和资源整合,以高校集团、联盟的形式提供更丰富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满足拔尖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第三,营造更舒适的人才成长空间。要尊重特色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教育规律,按照先育人、再育才的顺序培养“人才”,不急于定义人才的发展方向,营造更多元、更宽容的成长空间,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个人的发展定位和职业角色[7]。
按教育方针办学,遵循二十大报告纲领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是高校三职能推进“三融”的逻辑建构。
按教育方针办学是高校三职能推进“三融”工作的指导思想
教育方针是国家执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战略原则,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与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既保持了贯穿始终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也不断结合时势适当调整内容。当前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特别凸显了“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即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协调发展的重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8]。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三职能推进“三融”,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清晰地指明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系统性建构。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顶层政策表明我国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
只有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各方面,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道路自信。截至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以立法形式明确认定并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之一是1996年对此予以立法的中国(我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另一个是2004年对此予以立法规定的瑞士。这是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世界教育的独特贡献[9]。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也必将保障我国职业教育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稳固的实践路径。
把二十大报告纲领作为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的基本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意蕴深远,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纲领性文件,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其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关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三融”的深刻论述,是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必须全面掌握、运用的基本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公开阐明了现代化的中国特征和中国主张,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点,是人类发展理论的一次伟大拓展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特性,要求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尽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质量适应性人才,尽快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就成为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的紧迫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和谐、和平的现代化,那么,包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各项教育事业就要协同发展,共同担负起科学技术教育、人文社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重任,也就明确了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的历史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认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就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三融”做出了战略规划,这是我国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两个重大创新[10]。这种创造性的认识,是党和国家在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具体路径[11]。
教育强国建设是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的战略目标
党的二十大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构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顶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了统一部署,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强国基本要素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其中,教育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是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科技属于动力源泉,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人才具有主体性地位,既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实现主体,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12]。三者的协同推进,为统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构建“三融”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教育体系实现了从突出学校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发展的转变,并继续向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转变。终身教育不仅从教育政策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更是在许多地区实现了立法,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进立法[13]。正是在丰富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践探索中,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才有了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创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2021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有43.3%的企业正在开展创新活动,其中有8.5%的企业达到全面创新的发展水平(同时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四种创新形式);并且在这些企业中,有合作创新的企业占67.4%(包括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他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等方式),表明合作创新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占合作创新企业的28.0%,表明校企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合作创新的重要形式[14]。数据说明,校企合作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展示了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在诸多领域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并且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水平和高水平人才队伍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科研人员总量继续增长,达到523.5万人,万名就业人员中科研人员为69.7人/万人,科研人力规模居全球首位[15]。数据统计也显示,我国科研人力投入强度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培养特色拔尖创新型人才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新征程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将高校三职能推动“三融”工作推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位置。研究型高校应更加关注原创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展示新型举国体制的攻关之力;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校则应更加侧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彰显科技服务生产、生活的应用之美。各级各类高校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助力实现国家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
作者简介/史秋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所长;
王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青岛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文章出处/《江苏高教》2023年第12期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