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如何理解《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

2018年08月21日   作者:李志义    点击:[]

我国2015版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共有7项,依次是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其设置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学生是中心项,其他项都是围绕着使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进而达成培养目标设置的。其中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是3个输入性项,持续改进是保障性项。在目前的专业认证实践中,有时过分强调毕业要求而忽视了其他项,而且对毕业要求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

    1毕业要求不是统一的学习产出专业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是毕业生能力结构框架,而不是毕业生学习产出。《华盛顿协议》强调:毕业要求是表明毕业生能够获得执业能力的一些要素并不要求被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相同的学习产出和学习内容。因此,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是毕业生学习产出的轮廓,而不是画像。也就是说,它仅仅给出了毕业生学习产出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应该具备鼻子、眼睛、耳朵……五官等),并没对要素提出具体要求(例如,鼻子、眼睛、耳朵……五官等各自应该长多大)。被认证的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将毕业要求具体化,形成毕业生的学习产出。目前,在认证实践中,无论是被认证的学校还是认证专家,都把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当成了毕业生的学习产出,这将错误引导高校同质化办学。由于毕业要求相同,按照支撑关系推出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理论上是相同的。其后果是,不管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如何,都用相同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培养人,显然这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华盛顿协议》指出:专业应该根据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框架,制定出自己的毕业要求,这个毕业要求是可评价的学习产出,它由不同程度的具体描述来支撑。例如,认证标准12条的毕业要求的第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只强调能够将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至于知识有多深、范围多广、工程问题有多复杂、解决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做出规定性要求。这就需要专业结合自身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做出具体描述,这个具体描述过程就是将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转化为可评价的学习产出的过程。其实,这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但往往被忽略。

    2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培养定位的关系。广义地讲,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都是专业教育的成果,但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的终极成果。所谓目标导向,是指培养目标导向。习惯上称专业具体化后的毕业要求为毕业生的学习产出(或称学习成果),称培养目标为专业教育产出(或称教育成果)。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培养定位强调的是能干什么,而培养目标和毕业以其突出的是能有什么。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干什么,而毕业要求是毕业生毕业时 能有什么能干什么主要取决于能有什么。如果将培养定位理解为能从事某种职业、将培养目标理解为毕业生的执业能力、将毕业要求理解为毕业生的毕业能力的话,那么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关系可以描述如下:培养目标是培养定位的缘由,即:培养目标为 为什么能从事这种职业,因为具备了这种职业能力;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缘由,即:毕业要求为 为什么能具备这种职业能力,因为具备了这种毕业能力。然而,目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几乎成了八股文:本专业培养具备……的,能在……领域从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种表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与培养定位概念混淆;二是条理不清,难以分解和评价。

    3毕业要求要表达准确。前面我们强调,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是毕业生能力结构框架,而不是毕业生的学习产出。专业应该根据认证标准给出的毕业要求,确定出可评价的学习产出 并使它由不同程度的具体描述来支撑。由于专业确定的毕业要求要完全覆盖认证标准的12条,一种推荐的做法是,专业可以将认证标准的12条作为自己的毕业要求,但必须通过指标点将其具体化和准确表达。确定指标点应遵循2个原则:一是关联性,二是准确性。关联性包括对应性、不可逆性及不可复制性。对应性是指,指标点与毕业要求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一般一条毕业要求要分解成若干个指标点(例如3个左右)。不可逆性是指,毕业要求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是不可逆的,即一条毕业要求可分解为数个指标点,但一个指标点不应对应多条毕业要求。不可复制性是指,指标点不应直接复制毕业要求,指标点应以更具体、明确、可评价的方式表述。准确性是指,指标点呼应毕业要求的精准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述指标点所用的动词。Bloom将认知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6个(依次递增)层次。应按照培养目标,准确表述认知层次,尽量不用低层次的 记忆来表述。例如,了解解决工程问题所需的科学概念属于记忆层次,能够运用科学概念分析工程问题属于分析层次,能够运用科学概念评价工程问题属于评价层次,能够运用科学概念解决工程问题 属于创造层次。所以,指标点设置时用好动词,是毕业要求能不能表达准确的关键。表达Bloom 6个认知层次的动词可举例如下:第一层次,可用了解、认识、界定、复述、重复、描述等动词;第二层次,可用掌握、比较、推论、解释、论证、预测等动词;第三层次,可用应用、执行、实施、开展、推动、操作等动词;第四层次,可用分析、辨别、解构、重构、整合、选择等动词;第五层次,可用评价、检查、判断、批判、鉴赏、协调等动词;第六层次,可用开发、建立、制定、解决、设计、规划等动词。用不同的动词,表达程度上的差异,这样不同专业虽然都采用了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但由于这种差异,导致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不会相同。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1期文章:“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标题为后加)

上一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加快形成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下一条: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