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劳动实践周专业实训与课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展开实战训练,涵盖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数据库集群及Web开发等多个领域,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就业竞争力。
多元实训内容,强化专业技能
本次劳动实践周以“理论结合实践,技术赋能未来”为主题,设计了丰富的实训模块:
软件工程实践:学生分组模拟企业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部署,完整参与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培养团队协作与工程化开发能力。
数据爬取开发训练:通过Python、Scrapy等工具实战演练网络数据采集、清洗、可视化,为大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集。
数据库集群技术实践:学习MySQL集群、Redis等分布式数据库的搭建与优化,掌握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管理技术。
Web开发技术实践:基于微信小程序、Vue.js等框架开发全栈应用,涵盖前端交互设计与后端服务部署。
C++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与开发一个管理系统,从多角度感受项目开发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素养要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设计与思考中,进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编程语言基础。
校企协同育人,对标行业需求
学院特邀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极刻知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两家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训,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确保实训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例如,在软件工程实践中,学生团队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前后端核心功能开发,并接受企业导师的代码评审与性能测试。
成果展示与总结提升
实训结束后,每个班级都举办了作品答辩会。劳动实践周是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覆盖面,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实践平台。
据悉,本次活动累计参与学生超过580人,提交项目成果500余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IT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为学生实训部分剪影和成果展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