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教务部文件
教务发〔2022〕3号
────────────────────
关于征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的通知
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20〕3号)以及《淮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功能,并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目的
通过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进一步总结凝练、分享宣传我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典型经验,展示我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和办学水平,充实我校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为后续进一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累素材。
三、征集范围
面向全校本科专业课程所有任课教师征集。
四、征集要求
(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应围绕课程教学中某一具体章节、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展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正确价值导向,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二)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涵的思政元素,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三)案例字数2000字左右,要求图文并茂,其中图片采用JPG格式,要清晰美观。
五、评审程序
(一)各学院组织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申报,推荐不少于4个案例。
(二)各学院推荐报送的课程思政案例经专家评审后,将择优汇编成册,并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校报等媒体进行推广宣传,以供校内外学习、交流、借鉴之用。
六、材料报送
(一)报送材料包括:申报案例(具体模板见附件1)和申报汇总表(附件2)
(二)申报案例统一用word格式编排,以“学院简称+教师姓名+案例名称”命名。
(三)各学院于2022年3月1日之前将申报案例和申报汇总表的纸质版材料(一式一份)签字盖章后报送教务部教师发展科(308室)陈旭东老师处,电子版发至邮箱: 2842335127@qq.com,联系电话:83526096。
附件:1.淮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参考模板
2.淮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申报汇总表
淮阴师范学院教务部
2021年1月21日
附件1
淮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参考模板
案例名称
——XXX(课程名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授课教师:
职称:
所在学院:
所属专业:
章节:
学时:
[教师简介]
一、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类型、所属专业、教学对象、使用教材、学时学分、教学目标及课程教学总体要求等。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阐明本教学案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思政育人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思政育人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阐明本案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与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
(三)课程思政融合点
(四)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结合课堂实际,就本案例的教学内容,阐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是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和开展的。
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阐述本课程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取得的具体实际成效。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后达成的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价及学生学习的相关成果等。
六、教学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说明:以上框架供参考,实际撰写时可灵活调整)
附件2
淮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申报汇总表
教学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专业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案例名称 |
学时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人: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