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无 止 境
——访经管学院学生吴佳艳
一次国家奖学金,四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学习标兵”,“优秀团员”……各类奖项和证书印证了她的优秀,也见证了她背后付出的辛勤努力。她就是经管学院1307班的吴佳艳。
4月的一个晚上,我们有幸采访了吴佳艳。虽然天色已晚,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采访,并与我们分享了许多她在学习生活上独特的见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吴佳艳也不例外。在她看来,课堂上认真听讲远比上课不听课后在图书馆从早坐到晚效率要高得多。同时,学会多思考、多提问,与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平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沉下心来学习,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说到这,吴佳艳还提到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在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下载论文后再自己翻译成英文,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英语翻译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是死读书,还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也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至关重要。作为大一、大二的同学,就要有效利用好晚自习的时间,打好基础,而不是浪费在玩手机上,吴佳艳建议每天至少保证3小时远离手机的高效率学习。现在,许多同学都外出兼职,吴佳艳也不例外。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兼职太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学习,便找各种理由推托,其实不然。在吴佳艳看来,虽然兼职占用了一些课余时间,但这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兼职既可以锻炼我们交流沟通和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挑战自我,为大家日后步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选择兼职就更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制定有效率的计划并坚持执行,才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对我们影响颇深,鼓励着我们不断进步的人,而对于吴佳艳来说也有那么几个人。一个教会了她党员该做的事,带给她许多正能量,他是经管学院的党委书记黄远志老师;一个对她的个人发展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并给予各方面的关心,他是班主任皮一芒老师;还有一个用他的音乐《再见理想》、《海阔天空》等在迷惘时引导她前进的方向,他是对音乐有着执着追求的歌手黄家驹……他们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引领着她不断前行和进步。
作为学姐,吴佳艳也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大一的时候就要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在日后逐步改善和实施。不能浑噩度日,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关注职业发展前景,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就业,都要把握自我,认清弱点,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发展自己。
最后,吴佳艳想对同学们说:考研要摆正姿态,不能好高骛远,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而对于学生干部,她借用了一位学姐的话,那就是:光鲜亮丽舞台上的人上永远是敢挑重担的人,付出越多,回报越多,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如此。
(撰稿信息员:汪佳楠)
抓住学习的每时每刻
——访数科学院学生刘建松
初见刘建松,从他憨厚的外表,朴实的话语中,根本不会想到他曾是数科院自管会主席,是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是怎样一步步向成功靠近的呢?原因正如他的座右铭:“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而是抓住学习的每时每刻。”
学习上他十分注重细节,学得十分“精致”。在课堂上他会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记下例题后试着自己去解答,遇到困难时再参考老师的答案,分析自己的问题。下课后他也不急于离开教室,会留下十分钟时间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他学习的细致在他精美的笔记中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只是一门课,他的笔记就会有不下六本,一节课的笔记至少会复习三遍,难、重点都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如果不知情,大家都会以为这是一位女生的笔记,当知道主人后都不由惊叹:一个男生能做出这样的笔记,真是难得。
“积累”也是他学习的密决之一。 “每天会一题,日积月累会的题就多了。”刘建松这样说。这种学习方法看似缓慢,但却是学习的真谛。学习本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往往在积累 “量”的时候,很多同学就放弃了,他却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每天坚持,质变结果可想而知。他在课余时间还会帮助同学解答各种问题,他说,“会与不会,都会留下一个思维过程,也许一时不会,但钻研多了,自然比别人又多了一些经验。同时在回答别人问题时,还会有不少的成就感,越有激情就越会想深入学习下去。”
正是这样的态度和习惯,才让他在班上一直都是佼佼者,但是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优秀,还是埋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我是个不爱拖沓的人,如果有什么任务,我一定会尽快地完成。”当问到刘建松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时,他这样说道。这是一个特别的回答,做事不拖延,就意味着事情完成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就意味着事情完成过程中不会受到学习方面的影响,就意味着事情完成后的大把时间都是你自己的。不拖沓的习惯给了他很多的“业余时间”,原来一直困扰小干事的问题在他这都不算问题。
“在我大一的时候,我就坚定了考研这条路。”这是刘建松在回忆大学生活时说到的。优秀的人并非天生就优秀,依靠的是长期坚持和努力,他的成功就是坚持不懈的成果。就算舍友都不考研,也不曾影响过他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准备考研的过程是充实又痛苦的,有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每个考研成功的人都会感激在这段日子一起走过的伙伴们,没有彼此,也许谁都坚持不下来。“在紧张的考研准备期间,多和朋友交流是缓解疲劳最好的办法。”他的朋友并不算多,但都是可以同甘共苦的。他有趣的把朋友分成了一个个小圈子,工作圈,学习圈......朋友让他的成功之路并不孤单,在帮助朋友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善。
刘建松的学习之路并不止于考研,他还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这条读书之路只完成了一半而已。他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地去生活,就算失败也要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行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疑惑才会被消除,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其实不需要多么勇敢,只要抓住每一天,明确自己该怎么做,然后,行动!
(撰稿信息员::周佳贤 刘丹)
投资自己,平衡生活
---记马院学生 徐艳兰
“人不应该怕寂寞,而应该怕浪费了寂寞的时光。”这是徐艳兰始终强调的一句话。了解了她的大学历程后,我发现她始终坚定地走在实现目标的路上。
徐艳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学生,担任班级宣传委员,曾获“三好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奖学金,是众人眼中的大学霸。
优秀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都不一样。大一时徐艳兰认为成绩好就是优秀,但随着一天天的成长,就觉得仅用“成绩好”来为优秀做注解可能有点狭隘。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她的心情并没有特别大的起伏,只是觉得自己过好了每一天,尽了一个学生应尽的本分。她眼中的优秀还包括了协调、处理各种事务,平衡生活与学习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她说,这个世界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少,而时间是能自己掌控的重要资源。她每天都会做时间规划,按轻重缓急安排不同的事情。她说,大学其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由,有许多事情要做,经常还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搅乱我们原有的计划,这时候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安排协调好,这也是优秀。
徐艳兰最想感激大一时的班主任奚刘琴老师,说老师改变了她大学的整个历程,也一点不过分。大一刚开学时她很不习惯,整天处于愤世嫉俗的状态,觉得自己高考考得太烂了,进入大学后同学关系也不太好,经常一个人独处。奚老师十分关心她,经常鼓励她,让她渐渐走出了愤懑的情绪。在她心里,奚刘琴是她一生的班主任。
作为班级宣传委员,徐艳兰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参与组织了“不做屏幕奴隶,我为课堂加分”活动,获得了校十佳团日活动奖励。另一件是大一时参加新生才艺大赛,准备了很久很久,但结果却很不好。这让她明白了:有些事不是你努力了就能做到的,还要看自己是否适合。
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好好投资自己。徐艳兰在课余时间会利用慕课来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山东大学的《人人爱设计》和西安交通大学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另外,她喜欢看一些经典老片子,还喜欢篆刻和做一些小手工。对于未来的选择,徐艳兰说,哪条路不重要,重要是想清楚你今后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只要心里有目标,哪条路都能通向你想去的地方。她现在的倾向是考研,因为她找到了心里真正喜爱的事业——新闻传播,今后也会把它当成职业目标。
(撰稿信息员: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