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学生是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教师不仅要潜心研究 “怎么教”,更要重视研究学生“怎么学”“如何让学生学得好”。今天,高校已经全面迎来了95后大学生。这一群体思想活跃、自信达观,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信息技术已全面嵌入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高校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建构方式的变化,依旧教条刻板地单向度、布道般的传授知识,我们就会彻底输掉这场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包括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与学习规律。现在欧美国家一些大学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如美国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澳大利亚的“课程体验调查”和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等,都把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与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要促使学生把学习视为第一要务,学校要建设良好的学风,支持和奖励爱学、勤学、善学的学生,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一个时期上海市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走红,成为上海高校实实在在的热门课程。“治国理政”“读懂中国”“中国道路”“法治中国”“创新中国”等一批课程围绕当下青年学生最关心的国事,由授课教师和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扩展视野、陶冶情操。“思政课程”开始向“课程思政”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追捧的精品课程。上海市高校“中国系列”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追捧,就在于它回应了大学生的关切,启明了大学生的心智,采取了大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