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收藏网站 | 淮师主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新闻 > 正文

淮阴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

作者:研究科  来源: 日期:2016-04-18 15:49:00 人气:

【中国教育报】

玉经琢磨多成器  剑拔沉埋便倚天

——淮阴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

   江淮四月,芳菲满园,和绽放的樱花一起盛开的还有淮阴师范学院与地方经济文化合作的各项春风行动。淮师与工商银行淮安分行联合打造的“大学生金融实践中心”揭牌成立,淮师和淮安西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淮安市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赵志鹏到学校共商智库建设;淮师赴文广新局调研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学校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淮阴师范学院迈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育才造士,教育之本,学校一直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日,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同意将淮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改革列入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批复》,全面推动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淮师人正持续不断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致力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者、示范者。

抓住一个特色,滋养青年人的灵魂——

  作为周总理故乡首所本科院校,淮师对周恩来精神的呼唤、追寻、践行从未停歇,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孜孜不倦。每一个从淮师走出去的青年人,都带着“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通行证,他们的灵魂被周恩来精神滋养着。

  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支持下,学校自1998年起开始周恩来班创建活动。18年来,全校共有2000多个班级10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创建活动,168个班级获得周恩来班称号,15个班级被命名为江苏省和淮安市周恩来班。学校开设《周恩来生平与思想概论》选修课,经常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和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等来校讲学。2012年,淮师成立全国首个周恩来青年读书会。今年年初,学校设立“周恩来精神育人工作部(处)”,统筹安排全校师生的“灵魂工程”。

  学校的“周恩来班创建活动”荣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211月,江苏省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下发通知,向全省高校推广淮师创建周恩来班经验。20134月,江苏省教育厅在该校召开创建周恩来班现场会,向全省推广“淮师模式”。 

  周恩来精神已经化为淮师人的精神密码和文化行为,代代淮师人潜移默化地追随着总理的风范。生科院学生刘缇萦骑车时不小心刮到一辆私家车,虽没人看到,可她仍留下“诚信纸条”。双方联系后,车主很快从微信上得到600元赔偿金。被刘缇萦的诚意感动,车主将600元退还给了她。诚信友善的刘缇萦,在校园里还有很多。

  该校党委书记朱汉清说:“周恩来是淮师人最好的榜样,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是我们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最好的切入点。”

    争创周恩来班与班风学风建设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校园学习风气的转变,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近五年,每年都超过10%,在江苏同层次高校中名列前茅。2011年,在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了团体总分、运动技能、专业基础理论三个一等奖。2012年,学校舞蹈《战旗·刘老庄》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专业组一等奖”。

瞄准一个目标,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学生来说,“最难的课程就是实践课”,“假如他学不好这门课程,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偿不了”。因此,培养实践能力,真正让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是该校人才培养一直瞄准的目标。

 如何教好这门“最难的课”?当前,学校着力构建面向需求、结果导向、学生为本、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学模式由课堂教学向实践育人转变。

    文学院杨颖老师,教授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四十分钟的课程经常让学生们觉得妙趣横生,那是因为杨颖老师在学生中推广了“项目学习与讨论”模式。学生变身主角,走上讲台,以项目报告的形式呈现研讨成果,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是组织辩论和交流学问,启发学生的辩证思考。这一方式,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也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耕耘教坛,不尽求索。学校组织了一批参与教改项目的教师,开展“知困坛: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观摩活动,发挥优秀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吸引了近百名教师前来观课,更是招来了很多慕名的学生“粉丝”。微课教学比赛、教学沙龙,学校深化课改的方式异彩纷呈。

    该校教务处处长周平介绍,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课堂教学突出“四个改革”: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革课堂活动,体现参与性、多样性、疑问性和创新性;改革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合理、公开、差异的过程性考核机制。

    生科院王新风教授指导、2014届毕业生顾文智创办的“淮安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银奖。传媒学院的顾燕、尚帅和包益曼参加了2015淮安市盱眙龙虾杯电子商务创业大赛,获得“电商创意英才”奖,各获奖金1万元。关于龙虾的穿越剧、卖龙虾的网店、龙虾外卖的视频短片……3个小伙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变成实践生产力,似乎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玩”龙虾玩出门道,玩出创意,赢得的不仅是奖金,更是淮师人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养成效果的证明。

    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形成了多个实践教学品牌。音乐学院“周周剧场”、美术学院“创意美术节”、体育学院夜跑、教师教育学院“三字一话”、法学院“模拟法庭”……校内响当当的品牌数不胜数,巩固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也有效训练了学生职业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建立了与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构建校政、校地、校校合作育人平台。先后与14个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33个行(企)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淮安市教育局共建“淮安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淮安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淮安电子商务学院”,与苏州大学结成对口共建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开展交换生学习计划。学校还与韩国建国大学、法国普瓦捷大学昂古莱姆理工学院、日本山梨英和大学、美国雪城大学、萨姆休士顿州立大学等13家国外高校合作办学。

    学校还积极响应“双创”号召,打出创新创业教育“组合拳”。定期开展创业季活动,先后构筑众创空间、校友创业沙龙、创客讲座、创业诊断扫描器、创业创新大赛等五个维度,助推学生锻造、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科技大赛上获奖800余项。

紧扣一个基点,辐射“接班人”的未来——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能够适应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淮师一直紧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努力构建多样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春风吹醒这凤凰山呀……”在淮安市偏远的淮阴区三树镇中心小学四(3)班教室,淮师学生高雅正为农村孩子讲授音乐课。20159月,学校通过严格遴选,从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体育学院应届毕业生中选拔27名学生,分赴18所乡镇中小学参加顶岗实习活动。淮师的大学生们成为乡村艺体教育的“拓荒者”。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说,师范生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紧张的现状,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

   “结合专业特色、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基石。”校长朱林生介绍。淮师一直是苏北腹地重要的“智库”和人才基地。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祝世宁,全国劳模、原洋河酒业集团董事长杨廷栋,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都是该校毕业生。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2010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淮安市827所中小学中,517名“一把手”校长是该校毕业生。张元贵、戴铜、吴汝萍、李建成、董培仁等5名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也出自该校。

    近年来,学校创新发展理念,把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新路径。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盐化工、凹凸棒土开发利用、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研究、运河文化研究等服务品牌,不断给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319日,学校第五次学科建设工作大会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共同形成联动之势,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的工作思路,必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早春时节,历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在今年法国“波尔多左岸杯”大学生品酒大赛亚洲赛区所向披靡,获得冠军。6月,“淮师团队”还将代表中国赴法国波尔多参加最终决赛。“接班人”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淮师描摹未来,也在行动中辐射着“淮师效应”。

  刊登媒体:中国教育报   刊登日期:2016年4月18日  作者:阎大伟 周平 张同刚 王新鑫

媒体链接http://118.186.63.55/zgjyb/html/2016-04/18/content_454031.htm?div=-1

上一篇:淮阴师范学院召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结题评审会

下一篇:绘演讲魅力新风,奏逐梦展芒亮曲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6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